秋季开学,北京中小学将全面普及一门新课!最新要求——

   日期:2025-10-11    作者:yn9qc 移动:http://mipe.zybear.com/mobile/quote/933.html
图片
ntenteditable="false">

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北京中小学将全面普及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2025年版)》近日公布,明确小学、初中、高中要建立学段衔接机制,将人工智能课程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市教委明确,中小学应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人工智能教育相关课程,可独立设置课程,也可以与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课程融合开展。相关课程应关注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包括人工智能基本概念、应用与技术、实现方法、伦理与社会4个模块。

各学段将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其中,小学阶段通过体验式课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使用简单的人工智能工具完成创意表达和问题解决,感知人工智能技术对学习和生活的深远影响。初中阶段以认知类课程为主,培养学生进阶的实践能力与伦理意识,完善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系统认知,并能够使用生成式工具完成内容创作。高中阶段以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为主,全面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与技术运用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熟悉数据处理与标注、机器学习算法原理及深度学习入门知识,掌握一定开发智能系统的实践能力。

人工智能课程评价结果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形成贯穿中小学阶段的完整评价链条。各校将通过知识测试、项目汇报、作品展示、主题辩论等多元化评价模式,考查学生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利用电子学习档案、智能学习分析工具等技术手段,实时记录学生学习轨迹、阶段性成果和能力发展变化。

人工智能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将同步推进。中小学将探索开展情境化、项目式、跨学科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将人工智能元素有机融入其他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的认知结构。本市还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整合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等资源要素,拓展人工智能教育场域,开放人工智能实验室、体验馆、综合展厅等资源,形成协同育人“教联体”。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祺瑶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