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上,一场视觉与情感的盛宴震撼了全场——ChinaJoy Cosplay超级联赛总决赛汇聚了全国顶级Cosplay团队,其中华南赛区的“潮汐剧团”凭借作品《独守大唐魂》,成功摘得2025ChinaJoy超级联赛cosplay舞台剧大赛(20人以下小团队组)金奖。
这部获奖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融合。
《独守大唐魂》巧妙融入了
英歌舞、潮汕大鼓、潮剧等
丰富的非遗元素
让观众在现代舞台艺术中
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
谈及对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独守大唐魂》导演兼潮汐剧团副团长利安分享了背后的创作思路:“对于英歌舞这种非遗传统元素,我们在往年的剧目中就一直想尝试与舞台剧文化结合。恰好在讨论剧本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部剧需要一个体现军人操练演武的桥段,而英歌舞这种表演形式正好能完美诠释这段情节中军人演练时动作强劲有力、肆意挥洒汗水的英姿。于是大家决定把英歌元素融入到剧中。至于小推板的设计灵感其实是来源于潮剧剧目《绣虎》的部分剧情。”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ap.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8/104818662.jpg" />
利安与“潮汐剧团”的探索,恰是当下非遗年轻化浪潮中的生动切片。当年轻创作者不再将传统技艺视作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以平视的姿态拆解、重组、再造,一股让非遗焕发新生的活力便汹涌而来——
年轻化的表达
为传统文化基因注入青春脉动
在汕头,当非遗冲破次元壁遇上二次元,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正催生出一场鲜活又新潮的 “非遗焕新运动”。就像不久前 ChinaJoy Cosplay 超级联赛总决赛上,潮汐剧团用《独守大唐魂》将英歌舞的刚劲融入舞台,让非遗与二次元在聚光灯下碰撞出金奖火花 —— 这种传统与新潮的奇妙共振,同样在文创领域热烈上演。
年轻设计师们带着对传统的热忱与二次元的脑洞,以 “非遗活化” 为创作原点,让古老技艺与现代审美、次元文化撞出满屏惊喜。那些曾藏于岁月中的非遗技艺,不再是刻板的 “老物件”,而是被年轻人用充满个性的二次元创意重新诠释:抽纱工艺编织的杯垫、挂包,像从古风漫画里裁下的精致道具;嵌瓷、陶瓷捏成的摆件、冰箱贴,自带 “萌系手办” 的可爱滤镜;贝雕钥匙扣、相框折射的细碎光泽,仿佛二次元角色的 “专属高光”;Q 版潮剧人物盲盒、英歌舞人物盲盒更是直接化身 “限定款角色卡”,拆开瞬间就能收获传统文化的 “萌系暴击”。
这些以 “民俗 + 潮流 + 二次元” 为设计内核的伴手礼,既守住了抽纱的 “线”、嵌瓷的 “石”、贝雕的 “光” 等民俗基因,又用极简造型、趣味互动、场景适配等 “二次元语言” 重构表达 —— 就像给非遗穿上了 “潮玩皮肤”,让它们从展台走进年轻人的书桌、背包、社交圈,成为可触摸、可使用、可分享的 “文化周边”,在热爱与创新中自然生长出二次元式的青春模样。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ap.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8/104819692.jpg" />
而在这些鲜活的非遗创新实践背后
总有着深厚的传统艺术根基作为支撑
能为“潮汐剧团”提供灵感
潮剧《绣虎》本身
便是一部凝聚匠心的精品之作
自2021年问世以来,《绣虎》便以紧凑的剧情、婉转的潮音与创新的舞美惊艳了业界,一举斩获第三十五届田汉戏剧奖剧目奖榜首,创下了潮剧在该奖项上的零突破纪录。9月13日,广东潮剧院一团将携《绣虎》亮相浙江温州,在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的舞台上,为观众铺开一幅交织着权谋与亲情的三国画卷。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ap.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8/10482060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