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梅新育出手!杨某媛剧情反转:博士录取为造势,败诉不等于诬告?

   日期:2025-08-16    作者:hc5sw 移动:http://mipe.zybear.com/mobile/quote/386.html

梅新育最近公开发声,直指杨某媛该为其编造的谎言与诬陷付出应有的代价。显然,杨某媛的日子并不好过,甚至可以说,她怕是连夜都睡不安稳。因为,梅新育——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金融学教授,联合3000名校友,为遭遇冤屈的肖同学挺身而出,公开怒斥武汉大学在此事中的不作为,要求开除杨某媛的学籍并追究她的法律责任。

梅新育明确表示:“肖同学这两年遭遇了三次处分和网暴,身心备受重创,找工作更是困难重重。杨景媛作为首位诬告人,明知证据已被她亲手销毁,却始终没有悔意。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对此不闻不问,这样的态度究竟把受害人置于何地?!”

这一番话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支持:“有梅新育教授在,肖同学才有机会重见光明!感谢梅教授,也感谢所有为正义发声的社会人士,梅教授才是真正的老师!”梅新育不仅呼吁限制杨景媛出境,还建议香港浸会大学撤销她的录取通知书。

提到香港浸会大学,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学校。然而,浸会大学可并非如此,它是香港八大高校之一,是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型博雅大学。浸会的名称源自基督教“浸礼”,象征信徒对信仰的完全奉献与精神的重生。1994年,浸会书院升格为大学,延续“浸会”二字,不仅传承了教育使命,还彰显其“三大沉浸理念”:学术沉浸、实践沉浸与文化沉浸。如此具有信仰和学术追求的学校,怎能容忍一个学术造假、恶意诬陷他人的学生存在?

然而,杨某媛的硕士论文内容却令人堪忧。她在论文中将印度家暴率从36.1%大幅缩减至0.2%,缩水幅度高达150倍!“1949年新中国成立”竟写成“1049年”,提前了整整900年!更有甚者,她将0.01%误写成1‰,这样的数学错误恐怕连数学老师都要气得翻身。令人震惊的是,这篇论文竟然被下载超过20万次,并荣获武汉大学年度“热门论文”,且导师同意答辩,五位教授全票通过。答辩现场的沉默,令人揣测——并非因为震撼,而是因集体失语。

有网友甚至曝料,杨景媛在论文归档后曾偷偷修改内容,这一行为如果属实,那无异于考试结束后偷偷改答案,而学校竟然视而不见,这不仅是个案,更可能是整个系统的塌方。

然而,事态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当大家以为香港浸会大学已决定开除杨景媛时,来自该校的权威消息却宣布,关于“撤销杨某媛博士录取资格”的报道并不属实。原来,浸会大学并未公布博士生录取名单,杨景媛申请的只是一个研究助理职位,而非博士生。至于她所谓的“博士录取通知书”,仅仅是电子版回执,整个注册流程还未完成,根本不存在正式的录取。

杨景媛晒出“博士录取”的消息,试图博取关注与热度,随后又“亲手撕掉”通知书,制造出反差的情绪,以此获得更多的网络流量和关注,打包处理自己的学历焦虑。网友戏谑道:“一张废纸换来了十万粉丝,再换取带货资格,简直是全网教科书级的操作。”

从构陷同学、论文造假,到“假录取通知书”的反向营销,这场闹剧可谓跌宕起伏,充满了各种反转。

而在这场混乱中,政法大学教授陈碧也发表了看法:“武大图书馆案败诉不等于诬告!性骚扰往往隐蔽且复杂。”然而,不论杨景媛如何翻云覆雨,最终,她也无法逃脱现实的审判。

正如人们所言:“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场闹剧真是充满戏剧性与戏谑,让人一时难以忘怀。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