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为媒 保定“出圈”又“出彩”

   日期:2025-09-01     作者:2rzey       评论:0    移动:http://mipe.zybear.com/mobile/news/566.html
核心提示:上半年,全市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696场,较去年同期新增533场,直接带动消费超20亿元——以赛为媒,保定“出圈”又“出彩”保定

上半年,全市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696场,较去年同期新增533场,直接带动消费超20亿元——

以赛为媒,保定“出圈”又“出彩”

保定日报记者 郝子帅

场馆灯光泼下白昼般的光瀑,汗珠凝作跳动的碎钻,在球员绷紧的肌肤上闪跃。

8月17日,保定市体育馆内,2025年全国男排锦标赛第七轮落幕,河北保定沃隶3比0战胜浙江,为家乡球迷献上酣畅对决。作为国内参赛队伍最多、规模顶尖的男排赛事之一,此次锦标赛集结14支劲旅,一场场热血对决正接连在保定赛场绽放。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

今年上半年,保定市向社会公开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累计696场,较去年同期新增533场,增幅显著;“冠军之城 休闲之都”系列赛事品牌持续擦亮,路跑、山地、骑行等户外运动赛事举办45场,同比增长9.76%;各类赛事吸引观众178.35万人次,较同期增加58.76万人次,人气攀升;攀岩、激光跑等新兴赛事活力凸显,举办46场,同比增幅高达121%;赛事直接带动消费超20亿元,同比劲增153.85%;更有82场赛事走进景区、91场赛事融入商圈,实现人气与消费的双向提振、良性循环。

未来图景已然清晰——让体育成为城市生长的“核心基因”。

从街头巷尾的健身角落到万人沸腾的赛事现场,体育已深度融入城市血脉,保定作为全国唯一集“奥运冠军之城”“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奥运梯队建设重点城市”三项国家级殊荣于一身的城市,正以赛事为笔、以全民为墨,在新时代的体育画卷上书写着“出圈”又“出彩”的新篇章。

10个重点项目“一条龙”建设,打造体育人才培育新高地

3月9日,上海卢湾体育馆闪耀排球之光,上演着热血与荣耀的巅峰对决。

炽热的灯光倾洒而下,在2024-2025中国男子排球超级联赛决赛舞台上,保定沃隶男排再次创造河北男子排球历史最佳战绩,收获本赛季联赛亚军。

比赛的终章,恰是成长的序曲。

赛后休息室,主教练刘光心的鼓励温柔而坚定:“大家发挥出色,创队史最佳。相较上海男排,我们更像崛起的‘平民’球队。” 他亲眼见证着队员们的飞速成长,提到魏伯霖、陈佩钰等队员,虽知名度不高但实力不俗,正是众人的成长铸就此刻高光。

队伍成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日复一日的扎实训练。人才亦然,需壮苗沃土,方能葱郁参天。

市委、市政府围绕国家体育总局“633”计划,结合省“四个一批”要求,按照“1+3+N”模式、体教融合方式构建后备人才梯队,完成跳水、体操、短道速滑、游泳、射击、田径、排球、足球、赛艇、拳击10个重点项目“一条龙”体系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全省领先、全国有影响力的奥运后备人才培养高地,推动保定市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擦亮“奥运冠军之城”招牌。

壮苗破土而出,在磨砺中拔节成长。

今年以来,120余名运动员被选派至省队参与跟训、集训与试训,同步对接省局运动中心,组建起射击手枪速射、跳台滑雪等二线队伍;保定沃隶男排建设持续加强,队伍多次开展国际国内集训交流。目前,全市注册运动员达10610人,新增3335人,向省级以上单位输送优秀苗子221人。

与此同时,高端赛事与青训设施建设齐头并进,多项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市体育中心一场四馆开工,计划2026年投用;保定市滑冰馆新建工程、市第二重点业余体校枪弹库及10米靶场建设均已启动;第一重点业余体校体操馆、乒乓球馆升级改造已动工,计划年底竣工;启动“3+4”升学通道,深化体教融合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市、县两级体校主阵地建设持续加强,计划于2027年实现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全覆盖。

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是核心驱动力。

如今,保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不断涌现。2025年全国游泳冠军赛,8名保定籍运动员代表河北参赛,斩获6金3银4铜,其中李冰洁打破1项亚洲纪录、1项赛会纪录,获4金1银2铜;12岁的于子迪获2金2银1铜,创多项最年轻纪录,被世界泳联盛赞。此外,马晨一、赵桃桃等优秀运动员在多项国内外赛事中屡创佳绩,彰显出保定体育人才梯队的强劲活力。

“城赛共生”解锁流量密码,构建“奥运冠军之城”多层次体育生态

擂台上拳影翻飞,低吼声与肢体碰撞声交织,千年武魂与现代体育精神在此激荡交融。

5月2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武术散打首站资格赛在保定启幕。全国39支代表队、550余名运动员齐聚这片武术底蕴深厚的热土,展开激烈角逐。首次承办国家级专业武术盛会,正是“奥运冠军之城”体育综合实力的又一次精彩绽放。

“保定的热情活力扑面而来,场馆设施的高标准与人性化细节随处可见。”2024年武术散打全国锦标赛冠军赛65公斤级冠军汪成锦感慨道,能与全国顶尖高手同场竞技,既是挑战,更是难得的交流学习契机。

城市为赛事厚植土壤,赛事为城市注入动能——这正是保定“城赛共生”的核心逻辑。

“擦亮‘赛事之城’名片,离不开国际高水平赛事的引领。”市体育局群众体育科科长周永桂介绍,今年,国际三人制篮球挑战赛、全运会武术散打首站资格赛、国际篮联三人篮球保定挑战赛、2025WPC中国站暨保定匹克球公开赛等一大批国际国内高端赛事相继“落户”我市,赛事“含金量”持续攀升。

同时,我市扎实构建竞赛体系。建立“市-县-校”三级联赛机制,5月在阜平举办第二届中小学生(青少年)运动会,推出第七届“市长杯”青少年足球联赛、2024-2025赛季“奥运冠军之城”杯青少年U系列(涵盖12个重点项目)比赛等;每年举办“三大球”市级青少年联赛1000场以上,校际赛覆盖100%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让体育赛事深度融入城市血脉。

以赛事为纽带、以体育为支点,保定正构建“体育+”多元生态,推动文化、体育、旅游、商业深度融合。

既有全国性高端赛事,也有“美丽乡村”篮球联赛、“青BA篮球赛”等接地气的民间赛事。近年来,保定全力打造高端赛事之城,一方面积极对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及42个相关体育协会引进赛事,另一方面以体育赛事引流搭台,联动文旅商农项目,构建起多元化、多层次的赛事体系。

如今,“周周有比赛、月月有精彩、季季有高潮”的氛围已燃爆全城。这一创新模式不仅让“奥运冠军之城”品牌影响力持续破圈,更探索出体育赋能产业升级、赛事激活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以赛事为媒,保定正让“赛事之城”成为激活经济的“流量密码”。

“常态基因”融入城市肌理,全民参与共绘活力图景

人民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主体,群众体育是体育强国的根基。从“家门口”赛场到“国际范儿”舞台,体育精神已深植古城血脉,刮起全民体育的新风潮,实现从“赛场热”到“全城火”的生动跨越。

“保定的赛事越来越多了,去年我参加了6场,今年还想试试匹克球和太行步道骑行。”春日,环城水系碧波荡漾,在保定马拉松大本营起点,市民张灿精神抖擞、情绪高涨。

如今,“赛事之城”的氛围已浸润市井街巷。清晨的莲池区全民健身广场上,老年人打门球的清脆撞击声与年轻人的篮球拍击声相映成趣;周末的太行步道,徒步爱好者在层峦叠嶂的山野间自由穿行,山风裹挟着欢笑声掠过峡谷,人与太行山水在此撞个满怀。

保定的赛事版图,既有“接地气”的民生活动,也有“高规格”的国际赛事,形成多元共生的生态。

——全民健身赛事“遍地开花”。自2022年获评首批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以来,保定市围绕打造“人人可健身”的高品质运动空间、倡导“人人想健身”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培育“人人会健身”的高水平健康素养,努力构建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人群共享的全民健身格局。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品牌赛事“擦亮名片”。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挑战赛,将顶级体育赛事与商业消费场景深度融合,打造“体育+商业+产业”跨界融合的标杆;2024年中国·保定世界功夫跤大会暨中国式摔跤国际邀请赛汇聚各国高手,让非遗“保定快跤”与国际接轨;2025WPC中国站暨保定匹克球公开赛,更让这座城市聚焦全球目光。这些赛事不仅提升国际知名度,更让“体育之城”的标签愈发鲜明。

——特色赛事“因地制宜”。太行步道串联30多个景区景点,催生出汽车越野赛、山径赛等“体育+旅游”赛事;阜平依托红色资源打造“村超”,以赛事赋能乡村振兴;第十五届全国青年攀岩锦标赛在高碑店国家登山训练基地拉开战幕,来自全国的22支队伍“飞檐走壁”冲奥运,共同拼出保定赛事的“多彩图景”。

“全长1117公里的太行步道,如今已是保定户外运动的新地标,不仅吸引着各地爱好者纷至沓来,更成了众多赛事争相落户的热门目的地。”保定市体育局局长罗鸣远介绍,今年,还将在这里举办全国徒步活动、汽车场地越野车王争霸赛等IP赛事,进一步释放“体育+”的融合潜力,用赛事活动串联千里画廊,以“步道经济”+“低空经济”+“赛事经济”的融合裂变,催生文体旅农商融合消费新生态。

赛事不只是一场场活动,更是激活城市活力的引擎、凝聚市民情感的纽带。如今,保定正按照“奥运冠军之城”建设与体育强市打造的总体部署,锚定新颜值、新场景、新赛道三大关键词,全力推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协同发展、提质增效。

今年,保定将依托千余场赛事,深化与文旅、商务等部门合作,推动“赛事+特色文化”“赛事+商业商贸”“赛事+景区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在赛事中嵌入美食体验、产品展销、民俗文化等内容,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通过“跟着赛事去旅行”和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让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

从街头巷尾跃动的身影,到国际赛场沸腾的欢呼,保定的“出圈”借势于赛事点燃的热度,而“出彩”则在于将这份热度沉淀为城市发展的持久动能。赛事于此不仅是活动,更成为城市生长的“常态基因”。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