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遥感卫星技术赋能低空经济,眉山这家企业开启“天地协同”新篇章

   日期:2025-10-21     作者:j4o0a       评论:0    移动:http://mipe.zybear.com/mobile/news/993.html
核心提示:看·机·遇掌握时空信息主动权迎来发展低空经济“新风口”一个合作共建实验室的成立颇有深意。去年底,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大地财

图片



看·机·遇

掌握时空信息主动权

迎来发展低空经济“新风口”





一个合作共建实验室的成立颇有深意。
去年底,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大地财险四川分公司、环天智慧三家单位签署协议,共建保险时空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共同打造卫星时空数据赋能保险承保理赔、风险减量和绿色发展的创新研究平台,为农业、生态、工程等领域提供新的风险减量综合服务方案。
图片

这次牵手,凸显了卫星数据的重要性。环天智慧是四川较早吃“螃蟹”的企业。2022年,公司分两次发射10颗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完成“环天星座”第一阶段一期组网建设,成为西南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卫星星座的企业,掌握了时空信息主动权。

“环天星座”运行在距离地面535公里的高度,具有全球任意点120分钟内的重访能力,每日发回TB级的影像(1TB= 1024GB,相当于20万张3.5MB照片的大小)。目前,“环天星座”已面向全国提供200多次遥感数据服务,累计获取遥感影像覆盖面积超7000万平方公里。2024年,环天智慧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较上年增长30%,利润3600万元、较上年增长20%,显示出卫星产业的巨大商业价值。

商业卫星的生命力在于应用,难点也在应用。

环天智慧创新推出“星瞰河山”应用平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资源调查、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领域得到有效应用,并中标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等多个商业卫星数据采购项目。
图片
自主可控的卫星测运控系统。
实践是“试金石”“磨刀石”。
在“星瞰河山”应用中,利用“天空之眼”监测,精准区分非粮化、非农化用地、高标准农田等类型,一旦发现“撂荒地”苗头,及时精准推送给相关方面;结合物联网设备和气象信息等,对自然灾害和病虫害进行分析、监测和预警,助力提高粮食产量;借助评价水体质量助推河湖污染治理,保障农业和居民用水安全等。
按照发展规划,环天智慧将实施“环天工程”造星逐梦、问鼎苍穹:“环天星座”第二阶段将在第一阶段基础上实现在轨30颗卫星,形成全天时、全天候、全谱段数据获取,实现全球任意点45分钟以内重访能力;第三阶段实现在轨50颗卫星,以研发卫星自有AI能力为目标,实现全球覆盖重访能力三天更新一次,搭载响应星地计算和星载AI分析计算能力。



看·谋·略

数据研发应用技术“四端”发力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从卫星赛道切入低空赛道,这并不是一次莽撞的再出发。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是利用不同轨道卫星、无人机、高空平台等空中资源,以及地面蜂窝移动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构建的全方位、一体化、高频次的动态监测体系,能够显著提升资源监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卫星数据与无人机数据存在互补协同关系。

卫星互联网的广域覆盖特性解决了低空飞行器在偏远地区及复杂地形中的通信瓶颈问题,而无人机采集数据又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在遥感辅助下不仅能扩大作业范围,还能借助遥感解译提升数据准确性,因此两者具有极大的融合价值。

  环天智慧已与无人机企业深化合作。

特别是在矿产资源勘探、森林火情防护等领域,卫星用于大面积筛查,无人机则进行精确调查,形成“大范围覆盖”与“精准俯瞰”的有效协同,获得更全面、准确的地表信息。

图片
人工智能遥感解译助力耕地保护。

环天智慧在卫星产业领域“跳起摸高”式发展的起点,源于基于卫星数据的“星瞰河山”应用平台在农业领域崭露头角。如今,该公司又在农业领域探索“卫星+低空”应用场景融合创新的案例。

遥感卫星可以有效监测土壤墒情和农作物长势,通过分析监测数据,精准识别需要灌溉和施肥的区域。基于这些信息,无人机自动化执行局部灌溉和施肥任务。这一智能化解决方案,让客户能够实时获得作物需求信息,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可使资源利用率提升30%。该结合方式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化肥和水资源的浪费,减少碳排放,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专业人士评价,这种数据驱动的管理方式,标志着精准农业向更高层次迈进,为未来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看·路·径

开放合作+创新驱动

赋能“卫星+低空”建圈强链





去年12月,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在眉山开园,14家企业及研究机构集中签署入驻协议。环天智慧作为链主企业,肩负着建圈强链、补链延链,打造集卫星制造、运营、应用于一体的产业集群的重任,如今又增添了以空天一体化创新,驱动“卫星+低空”万亿级产业生态的重任。

开放合作是必由之路。

环天智慧参与发起成立商业卫星联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共享148颗商业卫星资源,进一步提升了卫星资源的可用度。在今年一起地质灾害救援中,环天智慧不仅紧急部署“环天星座”卫星争分夺秒获取灾中影像资料,还调动包括长光卫星“吉林一号”、中国四维“高景一号”、二十一世纪“北京一号”等高分辨率光学卫星星座在内的全国所有商业卫星资源进行驰援,为救灾工作提供更高精度、更及时的卫星数据支持,也检验了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安全体系”的可行性。

低空经济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而来,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建设“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既是技术进步使然,也亟待研发新技术进行支撑。

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去年6月,眉山市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在环天智慧共建空间智能感知与大模型应用联合实验室,为环天智慧从研发端切入低空赛道埋下伏笔——打造低空智联网。

环天智慧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合作,一方面将探索建立眉山地区低空智联网,通过低空智联网与无人机融合应用,开展航行补给、巡航执法等活动,结合低空服务管理平台,实现航空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辅助决策;另一方面,发挥联合实验室作用,聚焦研制搭载在遥感卫星上的北斗干扰源定位载荷,利用射频定位技术,实时监测和定位低空飞行中的电磁干扰源,减少因电磁干扰导致的飞行事故风险,提高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的安全性。

图片

卫星遥感+低空物联网赋能“天府粮仓”建设。

随着研发加速和星地融合通信技术突破,低空经济将迈向“全时全域”智能化。环天智慧计划进一步扩展星座组网能力,加快构建“空天地一体”的商业化运营场景。同时,通过AI与大模型技术,推动遥感数据自动化处理与决策优化,形成“感知—分析—执行”的智能化闭环。
好消息传来
环天智慧计划年内
再发射10颗卫星
(包括6颗SAR雷达卫星与4颗高分卫星)
推进“环天星座”组网
进一步扩充数据源
提升卫星图像分析精度
为推动“卫星+低空”产业融合
奠定更加牢靠的空天信息基础
一起期待!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