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洞察与前瞻:下半年汽车、家电等有望成为户外广告增量来源?

   日期:2025-08-24     作者:qeexh       评论:0    移动:http://mipe.zybear.com/mobile/news/503.html
核心提示:文/彭小东(本文为彭小东导师原创,基于“PCSM四维增长模型”系统解析行业趋势与增长逻辑)引言:当行业下滑遇上政策红利,户外

文/彭小东

(本文为彭小东导师原创,基于“PCSM四维增长模型”系统解析行业趋势与增长逻辑)

引言:当行业下滑遇上政策红利,户外广告的“增量密码”藏在哪里?

2025年上半年,重庆传统户外广告市场交出了一份“矛盾”的成绩单:总投放额约1.5亿元,同比下滑9.4%,但投放品牌数却微增——大量中小品牌与新入局者以小规模试投探索机会,而头部企业则收缩预算,形成“增量不增额”的观望态势。

与此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已向地方下达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10月还将追加第四批同等规模资金。

在这组数据的背后,一个关键问题浮出水面:当整体市场承压时,哪些行业能成为户外广告的“增量担当”?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是否真如预期般迎来户外广告的投放热潮?

作为深耕户外广告领域20余年的实战导师,我基于“彭小东®四维增长模型(PCSM)”,结合重庆市场动态与宏观经济政策,给出深度洞察:下半年的户外广告增量机遇,正藏在“心智竞争”与“政策驱动”的交叉点上——汽车、家电行业有望率先突围,成为品牌主争夺用户心智的“新战场”。

1. 重庆市场数据:流量红利消退,高价值场景仍被争夺

重庆上半年传统户外广告投放总额下滑9.4%,但分媒体看,商圈LED仍是投放额领跑者(尽管受刊例折扣影响),说明核心商圈的高人流密度与曝光价值依然不可替代;分行业看,仅饮料(+22%)、食品(+3%)、娱乐休闲(+3%)保持增长,而汽车、家电等传统高投放行业未见明显动作——这并非品牌放弃户外场景,而是进入“谨慎扩张”模式:头部品牌收缩预算规避风险,中小品牌通过小规模试投测试市场反应。

本质问题:品牌主不再盲目追逐“曝光量”,而是更关注“每一分预算能否真正占领用户心智”。户外广告的竞争焦点,已从表层流量转向深层心智资源。

2. 宏观政策催化:以旧换新政策激活大宗消费需求

国家连续出台促消费政策,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10月还将追加第四批。重庆作为制造业重镇(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增长25%、摩托车增长27.7%),本地汽车与家电品牌必然抓住政策窗口加大营销投入。政策资金加持下,相关行业的行销力®预算有望回升,而户外广告凭借“场景化强触达”“高信任度”的优势,将成为品牌触达目标用户的首选渠道之一。

为什么说汽车、家电有望成为下半年户外广告的增量来源?这背后离不开“彭小东®四维增长模型(PCSM)”的系统支撑——该模型以产品力(Product Power)、渠道力(Channel Power)、场景力(Scene Power)、心智力(Mind Power)为四大核心维度,通过“抢占心智®、1秒认知®、心域共振行销力®、品牌心烙印™”四大支柱,构建从用户认知触达到心智深度沉淀的完整闭环。

维度一:产品力——汽车、家电的“升级迭代”提供投放底气

重庆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增长25%、摩托车增长27.7%,家电行业虽未直接披露数据,但全国范围内“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下,智能家电、绿色家电的需求持续释放。

这些品类的共同特点是:产品力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智能驾驶技术突破,家电产品的智能化、节能化升级,解决了用户的实际痛点(如通勤效率、家居体验)。

导师观点:没有强产品力的户外广告是“无源之水”。汽车、家电品牌只有先通过技术创新满足用户需求,再通过户外媒体传递“升级价值”(如“续航1000km不用充电”“一级能效省电30%”),才能让用户从“看到”到“心动”。

维度二:渠道力——高价值点位精准匹配目标人群

汽车的核心用户是25-45岁的城市中产(通勤族、家庭用户),家电的主力客群是家庭决策者(新购房人群、换新需求者)。重庆的户外广告渠道中,商圈LED覆盖高消费人群,交通枢纽(机场、轻轨)触达通勤族,社区电梯海报直达家庭用户——这些高价值点位与汽车、家电的目标客群高度重合。

例如,汽车品牌可在轻轨3号线(连接主城与新区)投放“上班通勤,新能源比地铁更自由”的广告;家电品牌可在新楼盘周边的公交站台投放“新房装修,家电套餐省3000元”的促销信息,通过精准渠道卡位提升转化效率。

维度三:场景力——政策节点与生活场景触发即时决策

下半年是汽车、家电的消费旺季(金九银十、年末促销),叠加“以旧换新”政策落地的时间窗口,户外广告可通过“场景化触发”缩短用户决策链路。

汽车场景:在商圈步行街(周末家庭出行场景)投放“换辆新能源,周末露营说走就走”;在加油站周边(车主加油场景)投放“加油费省了,不如升级座驾”。

家电场景:在小区电梯海报(下班回家场景)投放“旧冰箱别丢,换台一级能效的,每月省电50元”;在建材市场周边(装修场景)投放“新房装修,家电一步配齐”。

导师观点:户外广告的场景力,在于“在用户需要的时候出现”——通过绑定具体生活场景,让品牌信息与用户需求即时关联。

维度四:心智力——从“政策关联”到“情感共鸣”的心智烙印

户外广告的终极目标,是在用户心智中形成“某个需求=某个品牌”的条件反射。汽车、家电品牌可借助“心域共振行销力®”,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情感价值:

汽车品牌:结合“重庆造”标签(如长安、赛力斯),投放“重庆人买新能源,选本地更靠谱”的地域情感广告;或通过“家庭出行安全”切入,传递“智能驾驶,守护全家每一程”。

家电品牌:以“旧物回忆”引发共鸣(如“用了10年的老冰箱,该退休了”),再关联“新家电带来的品质生活”(如“新鲜食材,从一台保鲜冰箱开始”),最终通过“品牌心烙印™”让用户记住“换家电就选XX”。

1. 政策驱动的“确定性红利”

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直接刺激汽车、家电的消费需求——消费者有换新意愿,品牌有促销动力,而户外广告正是连接“政策”与“用户”的关键桥梁。

例如,在社区公告栏投放“以旧换新补贴10%,XX品牌额外再补500元”,比单纯线上推广更具信任感。

2. 消费决策的“场景依赖”

汽车、家电属于高客单价、低频消费,用户决策依赖“线下体验+场景触发”。户外广告通过高频次、强曝光的场景覆盖(如每天通勤看到的轻轨广告、回家时看到的电梯海报),持续强化品牌印象,推动用户从“知道”到“到店”。

3. 心智竞争的“窗口期优势”

尽管汽车、家电行业上半年户外投放不明显,但随着下半年政策落地与消费旺季到来,品牌主将进入“抢心智”阶段。

此时率先通过户外广告建立“政策关联+情感共鸣”的品牌(如“换新能源选长安”“家电以旧换新找海尔”),更容易在用户心智中占据“第一选择”位置。诚邀您参加彭小东导师于2025年9月20日-21日在上海举办的课程,本课程将深入探讨户外广告销售的实战策略与高效落地打法,提供实用的操作工具与技巧。

箴言:户外广告的增量未来,属于“心智抢占者”

重庆市场的上半年数据,揭示了户外广告行业的深层变革——流量红利消退不可逆,但心智价值愈发凸显。

汽车、家电作为下半年有望突围的增量来源,并非偶然:它们既有政策驱动的需求支撑,又有产品升级的价值基础,更关键的是,通过PCSM四维增长模型的系统运作,户外广告能帮助品牌在用户心智中留下不可替代的印记。

对于品牌主而言,与其纠结“投放效果下滑”,不如聚焦“如何通过户外广告抢占心智”:用强产品力提供价值,借高渠道力精准触达,以场景力触发决策,最终靠心智力沉淀品牌烙印。

下半年,汽车、家电的户外广告增量之争,本质是一场“心智资源”的争夺战——谁先让用户“一眼记住”,谁就能赢得从“流量”到“留量”的终极胜利。

导师金句:户外广告的增量,不在屏幕里,而在用户心里——占领心智的那一刻,就是销量增长的开始。

(本文为彭小东导师原创,转载需授权并注明出处)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