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每日法律资讯,知天下法律大事,欢迎关注国咨法听
【高层法治动态】
【最高法再次发布提级管辖典型案例】
7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十四)》暨2024年度提级管辖典型案例。该批案例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推动矛盾纠纷公正高效化解。二是明确新类型案件裁判规则。三是依法有效防止地方保护。四是准确适用国际条约落实平等保护。(来源:央视新闻)
【国咨说】
最高人民法院此次发布的案例,既是司法改革成果的集中展示,也为未来改革提供了实践样本。通过持续深化提级管辖制度,中国司法正逐步构建起“层级分明、标准统一、监督有力”的审判体系,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法治动能。
【最高检、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全面开展未成年家庭教育指导】
7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第四批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典型案例。此次发布的6起典型案例围绕罪错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常见困难问题,本批案例呈现三个特点:其一,聚焦涉罪未成年人监护教育。其二,突出案件办理质效。其三,注重创新经验推广。(来源:最高检)
【国咨说】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不仅是司法机关践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生动实践,更为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保护体系提供了“检察方案”。通过持续深化家庭教育指导改革,中国正以法治力量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全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贡献中国智慧。
【国内热点】
【四川:从境外购毒并容留他人吸毒,被判八个月】
据报道,何某先后3次利用虚拟货币通过线上支付毒资购买毒品,并多次在家中容留他人吸毒。2025年2月,公安机关以何某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移送至成华区检察院审查起诉。2025年3月31日,成都市成华区检察院以何某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判处何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来源:检察日报)
【国咨说】
本案的判决彰显了我国对毒品犯罪“零容忍”的立场,也提醒广大公众,无论犯罪手段如何隐蔽,法律红线不容触碰。司法机关将持续以科技为支撑,严惩毒品犯罪,筑牢禁毒斗争的防火墙,守护社会安全与人民健康。
【足坛反腐18人全部获刑,最高被判无期】
7月30日,松滋市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原主任王某平受贿案,通山县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刘某受贿、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两人分别被一审判处十年六个月和十一年。据此前报道,中国足球协会原主席陈某源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随着王某平、刘某军被宣判,足坛反腐18人全部获刑。(来源:新黄河)
【国咨说】
足坛反腐18人全部获刑,是中国体育法治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是对过去腐败乱象的清算,更是对未来行业健康发展的承诺。唯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才能让中国足球真正回归竞技本质,重获民众信任,走向世界舞台。
【国际热点】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
2025年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正式通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旨在推动全球协同应对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与挑战。行动计划提出13项核心举措,包括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技术创新与标准共识、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加强全球南方能力建设等,强调通过开放合作落实联合国《全球数字契约》。(来源:上海市法学会、外交部)
【国咨说】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的通过,是人类应对技术革命的里程碑事件。它不仅为中国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提供了战略机遇,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注入了新动力。未来,中国将以开放姿态凝聚共识,以务实行动推动落实,让AI真正成为“造福全人类的普惠技术”。
【学者观点】
【孙济民(中国人民大学):充分评估被爬取数据带来的技术创新能否形成互惠机制】
当前针对数据爬虫行为的司法实践与理论发展已逐步形成权利保护与自我规制这两种基本范式。其中,权利保护范式旨在为多元主体赋予标准化法定权利,并通过持续完善权利体系以应对不足;自我规制范式则通过信赖行为主体的自我判断能力和市场调节机制,借助法律规范推动谈判的积极作用,形成开放式规制框架以提升效率,并平衡私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冲突。由于权利保护范式在实践中存在技术适配性差、忽视公共利益和多方协作受挫等问题,加之作为公共商品的数据具有非排他性与异质性价值,“搭便车”的批评难以成立,有必要采纳自我规制范式,并对合同法规范予以重构。为此,需要超越传统合意框架,转而以公共利益具体阐释为目标,依据数据互联互通原则,充分评估被爬取数据带来的技术创新能否形成互惠机制,从而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规制框架。(来源:《东方法学》2025年第4期《从财产到合同:论数据爬虫法律规制的范式转型》)
【国咨说】
数据爬虫规制的未来在于构建以法律划定红线,以行业标准、技术工具、市场机制激发数据流通活力的混合治理体系。中国需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数字文明发展规律的规制路径,使数据真正成为“可共享、可增值、可信赖”的新型生产要素。
【本期资讯团队】:
资讯编辑:张一诺 任鹏鸽
国咨说:律师陈冬梅
【服务热线】172 7776 0650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