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ap.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9/10182528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卖卤味的绝味,居然开起了“小酒馆”?
玻璃高脚杯里装着百香果汁浸泡的小番茄,凤爪、鱼豆腐和藕片与紫苏叶调和,青椒酱搭配外焦里嫩的肋条……在长沙县新开的绝味鸭脖Plus店内,一份88元的“板前料理”套餐正颠覆人们对卤味的传统认知。
2025年7月,顶着“卤味一哥”光环的绝味食品(603517.SH)推出全新门店形态,薄荷鸭脖、芒果鸡翅尖、酸奶海苔鸭翅中等实验性产品相继亮相,营业时间延长至深夜。首家绝味Plus店不仅卖起了德式小麦精酿、接骨木果酒,还把门店改造成了带沙发卡座的ins风社交空间,甚至推出了卤肉饭、傣味米线等主食。
这是绝味食品在科技转型大幕中讲出的新故事。
新门店、新故事的背后是绝味食品连续多季的业绩承压。2024年,公司营收62.6亿元,同比下降13.8%;净利润2.3亿元,同比下滑34.0%。2025年一季度,营收15.0亿元,同比下降11.5%,净利润1.2亿元,下降27.3%。
在当前“扩内需、促消费”新语境下,绝味食品的自我产品创新革命,正与人事变动、资本市场的疑虑同台上演。
业绩寒冬中的产品革命
绝味食品的财报数据勾勒出一幅行业寒冬图景。分区域看,2025年一季度七大销售区域中六个下滑,其中华南地区同比跌45.5%,华中地区下降31.5%,仅华东区域在各项措施下实现4.1%的增长。
品类表现同样分化明显。2025年一季度,主力产品禽类收入下滑17.6%,畜类下降30.0%,而蔬菜类逆势增长10.9%,包装产品更是实现106.5%的增幅。成本端的一缕曙光来自鸭副产品原料价格的改善。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达30.8%,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但费用压力依然显著,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上升1.8和1.3个百分点。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ap.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9/10182536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单店承压+闭店增加,收入端有所承压。这是绝味食品深处业绩寒冬中写照。
在业绩承压的背景下,今年7月份绝味鸭脖Plus店的诞生成为绝味食品寻求突围的标志性事件。这家位于长沙县的小店,面积不过容纳四五个圆桌,却承载着老品牌年轻化的野心。
产品创新上,绝味进行着大胆的“炸卤实验”。薄荷鸭脖、芒果鸡翅尖、酸奶海苔鸭翅中等新式组合打破“卤味等于咸辣”的刻板印象。这些产品大多定价在16元左右,处于年轻人“愿意为好奇心买单”的心理区间。
营销策略上,绝味鸭脖Plus店的营销逻辑,就是以年轻化场景、智能化体系和社交共创为核心,将‘鲜辣’打造成Z世代的社交货币。
在产品营销创新背后,绝味食品赖以起家的供应链体系始终是其核心竞争力。21个中央工厂构筑的全国网络,覆盖383个地级市和443个县镇。智能温控冷链运输系统实现“当日订单、当日生产、当日配送”,保障产品新鲜度。
此外,在区域拓展上,绝味食品正寻求突破传统鸭制品的地域限制。2025年8月初,公司CHO谷云盛回到家乡黑龙江齐齐哈尔,带着一份沉甸甸的商业蓝图。
财务总监提前卸任与资本市场疑虑
当绝味在产品、地域上积极突围时,其背后的人事变动和资本市场却暗流涌动。
7月28日,绝味食品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财务总监王志华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同日,公司聘任章晓勇为新任财务总监。公司财务总监的变动,也牵出了资本市场的疑虑。
早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绝味食品公司接连被曝出股权投资转让协议不及时披露、关联方共同投资与交易隐匿不报、员工通过个人账户占用公司资金等问题。作为财务负责人,王志华不仅领受监管警示函,相关责任更被永久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到了2024年8月15日,公司公告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ap.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9/10182578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近一年后的2025年8月7日,绝味食品宣布全资子公司使用1.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光大银行理财产品。尽管公司解释这是在确保募集资金安全前提下进行的现金管理,但此举仍引发市场关注。立案调查中仍然购买大额理财,对此有律所正在征集受损投资者进行索赔。
财务总监作为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角色,肩负着稳定财务状况、回应市场质疑、调整财务策略的关键职责。绝味食品此番更换财务总监,或许仅仅是一系列深层变革的开端,后续或有更进一步的动作。
面对经营压力与资本迷雾,券商机构对绝味的未来展望出现分歧。开源证券相对乐观,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达6.3亿元,同比增长178.1%,维持“增持”评级。
平安证券则持谨慎态度,考虑到消费环境整体偏弱,公司单店继续承压,将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6.72亿元下调至5.01亿元。分析师们的一个共识是:行业集中度提升与成本压力缓解将利好龙头。随着促消费政策落地,2025年公司门店数量有望企稳,单店盈利可能迎来修复。
卤味行业的突围样本
实际上,近一年来,除了绝味食品,还有周黑鸭、紫燕、煌上煌等卤味行业集体陷入业绩下滑困境。经济下行周期中,休闲卤味的非必需消费属性使其首当其冲,叠加门店过度扩张导致的供需失衡,行业洗牌已不可避免。
价格上调导致“卤味刺客”等词条频频登上热搜,“年轻人正抛弃卤味”成为热议话题。
面对行业寒冬,各品牌选择不同突围路径:周黑鸭开启品质升级路线;盛香亭则早在2022年布局“转转热卤”小火锅,如今已开出深圳首店;绝味选择将卤味往大餐饮方向拓展,试图分食餐饮市场蛋糕。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ap.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9/10182559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在长沙县那家绝味鸭脖Plus店内,营业时间已延长至晚上10点(周五至周日延至23点),通过酒饮和体验重新吸引年轻人。虽然开业半个月流程尚未完全理顺,但尝试本身传递出积极信号。
从“路边摊”到“轻餐吧”,绝味食品这场大刀阔斧的转型,是卤味行业的破局尝试,还是一次冒险的豪赌?
“有尝试总是好的。绝味正通过多品类 + 轻社交的方式,寻找新的增量空间。”一位行业观察者在体验后如此评价,这家潮流、先锋的‘绝味小酒馆’能否成长为成熟子品牌、新的增长曲线,还需时间验证。
绝味食品的转型如同那盘薄荷鸭脖——传统卤味基底上撒满创新配料,滋味如何还需市场品尝。资本市场的疑虑与消费市场的期待交织,这家卤味巨头能否借“鲜辣经济学”熬过业绩寒冬,2025年的答卷尤为关键。
毕竟,当年轻人愿意为88元的“卤味料理”买单时,传统鸭脖的故事已经翻开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