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昔日“仙人果” 今日“土黄金”
2025-09-13IP属地 湖北1

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眼前是望不到边际的绿色和纯净明媚的蓝色,我们的目的地是一座隐藏在山里的黄精产业基地。


走进贵池区里山街道黄精产业基地,老远处就闻到一股中草药的香气。一轮红日当空照,工人们顶着烈日正在翻晒晒场上的黄精,暴露在烈日下的一颗颗黄精,颜色由浅到发着光泽的深黑。

黄精,药食植物,外表与生姜相似,被称为神仙干粮,是中国的四大仙草之一,具有补中气、强筋骨、降三高的作用,能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功效。如今在贵池里山街道,小小的黄精不仅是一味药食兼用的普通中药材,更是变成带领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黄金”。

在基地的产品展览室里,飘来一阵浓浓的红薯香,黄精产业扶贫带头人宋大伟坐在桌子前等待已久,看见我们迫不及待地邀请我们品尝已泡好的黄精茶。

“我们这里生产的黄精都是纯天然产品,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口感好又有保健功效,经过九蒸九晒古法工艺制作成九制黄精果、黄精茶、黄精丸等各种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谈到眼前琳琅满目的黄精产品,宋大伟脸上难掩喜色。

2009年,大学毕业3年的宋大伟,对电子商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土生土长的池州人,宋大伟深知生他养他的土地下埋藏着的“宝藏”的价值。在经过一番考虑后,2009年底宋大伟辞职回乡,开启了黄精种植、加工、销售的创业之路。


“贵池区一直就有种植药材黄精的传统,外面市场对黄精的需求也大,但受限于地理环境、产量、经济等因素,经济效益也不高,我回来创业就想把黄精产品做出来、卖出去。”宋大伟说。

说干就干,宋大伟很快开始了黄精的种植产业,刚开始宋大伟采用人工种植,却发现黄精喜阴、耐寒、怕干旱,对土壤、气温、降水量、日照有严苛的要求,多番尝试后,宋大伟人工种植黄精的计划均落空。宋大伟并没有气馁,邀请农业大学专家实地考察,发现贵池区多丘陵山地,山高林密,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然而却非常适宜野生黄精生长,品质也是最佳。在起初两年的人工种植失败后,宋大伟决定回归大山,让黄精在山里野生生长,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很快,黄精野生种植的方法初见成效,黄精产量逐年增多,扩大黄精种植成为当时宋大伟最为急切的事。

“黄精销量提升了,产量也要跟着提升,当时我们就觉得不仅我们自己要种,还要带动当地农民种,同时黄精加工方面也是大量需要当地人的加入。”宋大伟向我们介绍到,自己2016年在贵池区涓桥镇承包了900亩山地从事黄精种植,并与当地贫困户签订了约70亩的土地流转协议,公司负责提供种子及种植技术支持,实现“你种我销、你养我卖”的经营模式。

“今年我们计划种植一万亩,除了我们自己种之外,还和当地的贫困户一起种,我们在种植的开始投入一部分资金,贫困户也出一小部分,等黄精收成的时候双方都能获利。”宋大伟说,企业和贫困户一同投入资金,企业同时负责项目管理和产品销售,定期向贫困户返还受益,双方建立一种绑定的关系,抱团发展,使贫困户稳定增收,实现脱贫。


截止目前,宋大伟企业已建立了黄精山地种植基地和初加工车间,带动涓桥、里山等乡镇455名贫困户产业分红,每年分红增收550元。在黄精加工和扶贫车间,招收贫困户入场工作,带动周边农户(贫困户)205人就业,人均每年收入不低于3万元。

在回乡创业的那年,宋大伟在淘宝网注册了账户,申请了淘宝店铺。随着企业的发展,宋大伟深刻认识到要想企业做大做强,必须搭建自己的销售渠道,拥有自己的经销平台。经过研发,“九蒸九晒基地商城”上线,商品种类累计近百种,将九华黄精系列特色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我们不仅做黄精的加工批发厂,我们也把黄精产品在淘宝、京东、微商等多个平台销售,打造自己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真正做到扎根于农村。”宋大伟说,2019年公司线上线下销售业绩突破5000万元,其中线上销售额达1400万元。通过“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经营模式,农产品种植、加工黄精促进了近千名弱势群体就业,帮助他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如今的黄精种植产业不仅是宋大伟一个人的梦想,也是贵池产业扶贫工作的重点。今年入梅以来,安徽出现了历史罕见汛情,贵池区持续遭遇强降雨侵袭,给宋大伟的黄精种植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面对天灾,贵池区政府积极为黄精种植户给予支持,开发黄精保险,为受影响的贫困户提供灾后补偿。

“脱贫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目前贵池区政府计划在这里打造黄精小镇,打造以黄精深加工及产、销、游为主题的特色小镇项目,将黄精种植和乡村旅游融合,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宋大伟说。

回顾创业的日子,宋大伟一步一步走得坎坷,走得坚定。抬头看昔日的大山,一株株黄精苗正拔节生长,他用执着与勤奋,让梦想在生养他的这片土地上绽放,也让昔日贫瘠的土地变成了脱贫致富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