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原创来自美国的披露,这才是普京的动机,这才是俄乌冲突的真相!
2025-08-07IP属地 湖北3

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近期在公开场合深入探讨了俄乌冲突的成因,他的分析直击核心,促使许多人重新思考这场战争的本质。萨克斯不仅仅是提出观点,他的言论基于丰富的历史背景和严谨的国际关系分析。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萨克斯曾担任联合国顾问,其言辞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远非空泛的政治言论。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已过去三年多,战争对各方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萨克斯指出,这场战争并非俄罗斯的单方面野心所导致,而是北约的东扩和美国的持续干预,逐步逼迫俄罗斯走向对抗的结果。普京的动机很明确,那就是要维护俄罗斯的安全,尤其是防止北约将导弹系统部署到俄罗斯家门口。事实上,俄罗斯在面对北约的扩张时,早就展现出强烈的反应。

北约东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苏联解体后。1991年,苏联的解体为欧洲带来了新的政治格局,美方曾承诺北约不会向东扩展半步,但这一承诺并没有得到履行。1994年,美国政府在克林顿的领导下正式决定推动北约扩展。1999年,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率先加入北约,俄罗斯对此感到警觉,因为这已接近其边界。2004年,北约的扩张范围进一步扩大,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纷纷加入,这一举动直接触及了俄罗斯的核心利益。普京在2007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明确表示反对北约扩展,警告继续扩张将破坏欧洲的安全平衡。

然而,美国并未放慢扩张的步伐。2008年,在布加勒斯特峰会上,美方公开承诺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将来有机会加入北约,这一承诺无疑将俄罗斯置于更为紧张的境地。萨克斯强调,若没有北约东扩,就不可能发生俄乌冲突。

俄罗斯曾多次通过外交途径向国际社会提出安全保障要求,尤其是在联合国和欧盟等平台上进行过反复呼吁,但始终未得到有效回应。美国坚持一己之见,漠视俄罗斯的合理关切。这种做法不仅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也让俄罗斯感觉到自己的安全处于严峻威胁中。北约的扩张,不仅是军事上的扩展,还带有深刻的地缘政治动机,企图将俄罗斯逼入一个无法回旋的困境。

萨克斯的分析也援引了历史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北约从最初的16个成员国扩展至30多个成员国,俄罗斯的反应几乎是可以预见的。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前,俄罗斯依然在就塞瓦斯托波尔海军基地的租约问题与乌克兰进行谈判,且并未提出任何关于领土的要求。这表明,俄罗斯最初的目标并非扩张,而是出于外部压力的回应。北约的持续东扩,破坏了冷战结束时欧洲安全架构的默契,也让俄罗斯的安全环境不断恶化。普京在多个场合警告,若北约继续东扩,俄罗斯将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事实证明,俄罗斯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就为我们提供了类似的历史经验。当时,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美国立即进入战备状态,最终苏联撤回导弹,避免了一场全面战争。同样,面对北约可能在其边境部署导弹系统,俄罗斯当然不可能无动于衷。

萨克斯进一步指出,美国声称有权在世界任何地方部署导弹,这一立场直接刺激了俄罗斯。在冲突爆发前,俄罗斯提出过一份安全保障草案,要求北约停止东扩,但美国在2022年1月明确拒绝了这一请求。美国的态度使得俄罗斯无法再保持冷静,进一步加剧了紧张局势。

萨克斯的观点也得到了部分国际学者的认同,著名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就认为,北约的东扩是战争的直接导火索。俄罗斯在这一过程中,并非主动发起冲突,而是被逼到了墙角。普京的特别军事行动,目的并非征服乌克兰,而是迫使乌克兰保持中立,避免成为北约的前线阵地。

回顾乌克兰的历史,2010年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当选时,主张实行中立政策,并与俄罗斯谈判海军基地租约,仅限于塞瓦斯托波尔,而并未涉及克里米亚或顿巴斯的领土问题。这表明,在那时,俄罗斯并没有任何扩张的意图。然而,2014年美国推动乌克兰发生政变,导致亚努科维奇下台,新政府转向西方。政变后,乌克兰东部的俄语地区爆发独立运动,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

乌克兰政府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2014年签署的明斯克协议原本旨在为这些地区提供自治权,并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支持。但由于乌克兰政府未履行协议,局势持续恶化。萨克斯认为,美国和乌克兰的决定未能履行承诺,最终使得局势更加复杂。

在2021年底至2022年初,俄罗斯再次提出安全保障草案,但美国依旧坚持允许在乌克兰部署导弹的权利,这一行为无疑将冲突推向了更为危险的边缘。普京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后,几乎立即提出了谈判条件,主要要求乌克兰保持中立。然而,乌克兰单方面退出了谈判,萨克斯分析认为,这一决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的施压。

普京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俄罗斯的安全红线,避免北约的军事力量逼近莫斯科。俄罗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完全有权采取措施保障自身安全。萨克斯强调,这场战争并非俄罗斯为了征服他国,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外部威胁。

在战争爆发后,俄罗斯迅速控制了部分乌克兰地区,但并未推进至基辅,这表明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是有限度的。泽连斯基政府拒绝接受中立的提议,并寻求西方国家的支持,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萨克斯认为,这场战争本质上是代理人战争,乌克兰人民成为了主要的牺牲品。

目前,已有超过一百万乌克兰人伤亡,战争的代价令人触目惊心。普京多次表示,愿意通过谈判解决冲突,只要乌克兰不加入北约,并承认东部地区的现状。然而,美国的干预持续加剧了战争的僵局,泽连斯基政府也未显示出停火的意愿。

萨克斯分析认为,美国的干预是导致俄乌冲突持续的主要因素。美国的战略目的是通过削弱俄罗斯来增强其全球地位,甚至试图联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和格鲁吉亚,封锁黑海,剥夺俄罗斯的国际地位。而泽连斯基也有自己的目标,他拒绝停火,转而寻求更多的军援,这使得战争不断拖延。

至今,战争已持续超过三年,乌克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经济几乎崩溃,人民大量流失。俄罗斯在制裁下依然展现出经济韧性,2022年GDP降幅仅为2.1%,并在2023年出现3.6%的增长,2024年预计将继续增长。相反,美国的制裁反噬了欧洲,特别是德国,2023年GDP下滑了0.2%,能源危机严重。

萨克斯认为,继续干预只会加剧对抗,不会带来和平的解决方案。未来的出路应是通过外交谈判,尊重各方的安全关切。如果冲突结束,乌克兰有可能重建,欧洲也能恢复稳定。美国应停止霸权思维,让谈判取代对抗,以实现持久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