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8月1日,省《竞跑者》刊发《实施“扩中提低”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来看看这些地方的做法(一)》,嵊州市完善新就业群体就业服务体系的做法被刊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嵊州市完善新就业群体就业服务体系
嵊州市实施“嵊情暖新 同心同行”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五大行动”,构建集社会保障、权益维护、能力培养于一体的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生态圈。
01搭建赋能平台,增强新就业群体职业归属感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ap.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07/143711322.jpg" alt="" />
一是拓宽就业平台。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性质灵活、职业流动性强等特点,开展对口职业招聘会、推介会,常态化在浦口、剡湖等区域开展“人才夜市”“就业大篷车”等特色服务活动。
二是开展提技活动。开展“寻味嵊州 匠心共富”小笼包“万人大培训”、新业态工种专项职业技能竞赛、快递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等各类活动40余场,累计培训1200余人次,助力新就业群体提升直播带货、分拣打包、应急救护等方面专业技能。
三是引导反哺社会。在快递小哥、外卖骑手、货车(网约车)司机中分别组建邮驿先锋、越美骑侠、一路嵊风等3支志愿服务队,依托“越义守望”小程序开展“随手拍、随时报、帮忙宣、帮忙巡、帮忙解”的“两随手三帮忙”活动,建立志愿服务积分管理机制,鼓励当好社情民意的“收集员”、安全隐患的“排查员”和政策法规的“宣传员”。
02完善暖心服务,增强新就业群体生活幸福感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ap.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07/143711512.jpg" alt="" />
一是打造友好阵地。整合警务站室、城管驿站、工会驿站、村社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因地制宜打造120余处“嵊情驿站”,提供便捷换电、交友联谊等10余项特色服务,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遮风挡雨、纳凉取暖、喝水热饭、歇脚如厕”等难题。
二是解决关键小事。开发“嵊情暖新”应用小程序,聚焦“休息难”“子女看护难”等“关键小事”,通过数字地图形式提供政务、托育、医疗、休憩等8类服务站点的点位分布详情,并配备一键导航功能,构建15分钟“嵊情暖新”服务圈。
三是集成帮扶资源。发动社会各界点亮“微心愿”100余个,量身打造3000张“嵊州小吃优惠卡”,在甬金高速嵊州服务区落地“卡友健康驿站”,组织送法入企、免费体检、心理关爱、冬夏慰问、暖春行动等活动,覆盖新就业群体10000余人次。
03加强权益保障,增强新就业群体社会认同感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ap.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07/143711192.jpg" alt="" />
一是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依托新业态平台企业、站点,建立35个新就业群体“云上网格”联络站,定期召开“民情圆桌会”,邀请新就业群体、行业警长、社区党组织、平台企业、网点站点等代表座谈交流。截至2025年6月,累计帮助解决“进小区难”“充电难”等问题70余项。
二是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在社会治理中心打造“一站式”维权平台,开通新就业群体专属维权通道,定期邀请执业律师、人民调解员等开展维权帮扶。今年以来,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劳动争议调解等维权服务超200人次。
三是保护合法劳动权益。引导新业态平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通过扩大缴纳工伤保险人员范围、落实灵活休假制度等加大对新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力度。比如,指导嵊州饿了么平台制定骑手极端天气保护条款。
来源:浙里改
绍兴市改革研究促进中心
编辑丨龚梦蝶
审核丨顾逸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