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原创也有今天?美媒:日本想打热线给局势降温,中方不接,用炮弹招呼
2025-08-26IP属地 湖北2

惹是生非之后又畏缩不前,这已成为日本政府一贯的处事风格。在面对国际事务时,往往采取这种犹犹豫豫的态度,以至于在与中国的关系上频频试探,致使矛盾加剧。最近日本与美国达成了一项关税协议后,日本显然不再掩饰自己的态度,反而开始疯狂地充当美国的追随者,试图在国际舞台上对中国展开更为激烈的试探。

就在不久前,日本外相岩屋毅在与德国外长瓦德富尔的会谈中,闲聊之余暗自提及了中国的相关议题。他们共同讨论了台海、东海乃至南海的紧张局势,日本方面仍然按照以往的模式,重提所谓的中国威胁。特别提到中国船只频繁出现在钓鱼岛海域的现象,引起了他们的紧张和警觉。因此,他们的海上保安厅决定启用M Q 9B无人机进行空中警备。此外,他们还计划结合传统的巡逻手段,对中国海警船进行拍摄,以监控中国方面的举动。

不止于此,早在七月份时,日本便宣布将在九州岛的熊本市部署自主研发的反舰导弹。日本当局的解释是,部署这一导弹可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具备报复对方的能力。实际上,熊本市距离中国大陆的最短距离仅为800公里,而该款远程反舰导弹的射程则达到了1000公里,这无疑将对中国构成了重大威胁,意味着日本在军事上对中国的施压已经达到了临界点。

针对日本一系列举动,中方也明确表示将进行对等反制。然而,当局势变得紧张之际,日本似乎又显得有些怯懦。得知媒体的披露后,日本高层开始寻求通过热线与中方沟通以平息紧张局势,但可悲的是,他们拨出的电话却无人接听。

美方的媒体将日本形象刻画得有些可怜,称其曾花费重金建立了一个“海上和空中通信机制”,本意是为了减少两国国防部门之间的误判与冲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所有设备安装完毕后,2023年5月中日两国国防部长仅仅进行了20分钟的热线通话,之后情况便急剧恶化。到了2024年7月,围绕“凉月”号进入中国领海的事件,以及日本舰机强行闯入中国训练区域的种种事件频频发生,令日本多次尝试通过热线与中方沟通,却始终无法接通,反而遭到炮火的回应。

面对这种局面,显然是无从谈判的。既然对方不愿意走出对话的第一步,执意在中国的家门口挑起事端,难道不应面对后果吗?理由在于,既然有炸弹的威胁,不如直接出手,这在国际上也无须过多解释。这种显而易见的对错为何还要进行交流?何必启动热线?既然无人接听,便是对自身立场的质疑与挣扎。试图通过展现可怜的姿态来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似乎是徒劳的努力。

近几年来,日本的焦虑情绪日益加剧,反复炒作所谓中国威胁的背后,是对中国日益增强的军事能力的恐惧。相比之下,日本在军事技术进步方面却显得捉襟见肘,特别是F15J战机根本无法满足需求,而中国的歼-16、歼-11B如同游玩一般轻松应对。同时,中国的远程侦察飞机不断增多,舰队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这种种因素让日本政府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强大的中国,他们时而想着要改善关系,时而又在美国的压力下对中国发起挑衅,来回摇摆的举动让中日关系变得愈加复杂。不过,他们始终未能领悟,中国的忍耐是有限的,一旦越过红线,中方的反制措施必将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