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龙洞镇人大主席团:“四维守护”织密未成年人成长“保护网”
2025-08-06IP属地 湖北1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成可怡 杨馨羽

今年以来,湘乡市龙洞镇人大主席团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以“监督问效+代表发力”为双轮驱动,创新构建“法治护航、结对暖心、跨界联动、心灵守护”四维工作体系,以有力监督和暖心服务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为辖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成长的“晴朗天空”。

法治护航:织密法治“防护网”

法治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石。镇人大主席团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核心要求,组织四级人大代表成立《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专项工作组,对全镇贯彻实施情况开展全方位“体检”。检查组坚持问题导向,综合运用查阅台账资料、实地走访师生、座谈交流问需、“蹲点式”沉浸调研等方式,深入镇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平安和法治办、派出所、司法所、辖区学校及村(社区)等关键领域,精准梳理法制教育普及质效、校园周边安全隐患、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等7大类突出问题,形成内容翔实、问题清晰的专项检查报告。报告经主席团会议严格审议后,逐项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责任整改清单,为后续督改工作提供精准“靶标”。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主席团第一时间向相关职能部门交办,明确1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2家无证经营场所规范管理等重点问题的责任单位与时限要求。同时建立问题交办-跟踪督办-结果反馈全流程督改机制,通过现场核查进度、组织“回头看”等方式全程跟进,确保问题整改不走过场、不打折扣。截至目前,交办的各类问题已全部按标准整改到位,以监督硬约束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质增效。

图片

结对暖心:架设关爱“连心桥”

聚焦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监护缺位”的痛点,镇人大主席团发动人大代表开展暖心帮扶。依托“我爱湘潭我的家,人大代表献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活动,20名人大代表与留守儿童建立起“1+1”长效结对帮扶机制,让关爱常态化、亲情有延伸。活动中,代表化身“普法老师”,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法律条款转化为“被欺负了怎么办”“遇到陌生人搭讪怎么应对”等情景问答,为孩子们讲解法律知识;在防性侵、防溺水课堂上,通过“趣味游戏+奖品奖励”模式,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掌握“大声说不”“远离危险水域”等关键自护技能。此外,代表积极联动爱心企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为困境儿童筹集学习用品、救助金,构建起“代表牵头、多方参与”的立体关爱矩阵。

图片

跨界联动:激活资源“共享池”

如何让保护工作从“单项输出”转向“多元赋能”?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资源纽带”作用,以红色传承+文化浸润”为切口,让教育阵地“活”起来、文化传承“动”起来。联合陈赓学校开展小小讲解员——红色故事我来讲”“非遗剪纸我来学”“我和洋留学生面对面”等实践活动。在陈赓故居前,小小讲解员们用童言童语讲述陈赓大将的革命事迹;在非遗工坊里,孩子们跟着本地手艺人学习剪“五角星”等图案,在传统技艺中感悟文化魅力;在与洋学生互动现场,通过中药材香囊制作、太极拳体验、歌舞互动等环节,为孩子们搭建起开阔眼界的文化交流平台。

图片

心灵守护:构筑成长“避风港”

针对日益凸显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镇人大主席团推动建立“心理护航”机制,对排查出的重点关注学生,建立“1名人大代表+1名学校教师+1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的“1+1+1”帮扶小组,提供一对一”心理疏导;推动陈赓学校建成标准化心理驿站,配备沙盘、音乐放松区等专业设施和专职心理老师,为中小学生提供学习压力缓解、情绪调适、人际交往等全方位的心理支持。今年以来已成功帮助12名存在轻度心理困扰的学生走出阴霾,重拾信心,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

图片

在陈赓、谭政两位大将的故乡,守护好“明天的太阳”,是对革命精神最好的传承。龙洞镇人大主席团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从法治护航到温情守护,从代表助力到资源联动,探索实践“四维守护”工作法,将人大法律监督的“刚性”、代表履职的“温度”、资源整合的“广度”与心灵关怀的“深度”有机融合,织就了一张立体化、有韧性的未成年人保护网。这不仅是基层人大依法履职、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生动实践,也为破解未成年人保护“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龙洞经验”。下一步,镇人大将持续深化完善“四维守护”机制,在红色热土上用心用情用力书写好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的优异答卷。实习编辑 彭媛 曹盈盈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